改革开放后,国内各地从未间断尝试农产品的拍卖,但成功的案例较少。
我国农产品拍卖现状:改革开放后,国内各地从未间断尝试农产品的拍卖,但成功的案例较少。目前,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是国内持续运营的拍卖市场,也是运营最好的拍卖交易场所,其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,世界第二的鲜花拍卖交易场所。国内的农批市场网络化运营巨头也在积极尝试拍卖模式。其它如雨润集团、中国供销社系统等也声称在探索拍卖模式,但一直未见成效。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农批市场网络化运营商,国有控股上市企业,其曾首次在国内尝试农产品拍卖,至今仍未放弃探索,但无奈其体制没有活力,内部各市场之间配合积极性不高,一直没有成功。另外,国内不少单体农批市场宣称在探索拍卖模式,实则是响应政府号召,获得政策补贴。
国外农产品拍卖的现状:
北美
北美人少地多、生产集中、物流发达、产业链运作成熟,因此其农产品流通主要采取订单直销模式。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达,80%通过订单直销给大型商场、连锁超市,20%通过农批市场销售,其中,小型农场通过当地农批市场和社区直接拍卖给消费者,以获取较高利润。2014年,美国通过新的农业法案,进一步支持农民进行本地产品的直销,并鼓励农民开发有机农业。这是在各地农产品生产品质、流通效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,进一步探索利用本地化流通降低规模化运作的成本。
西欧
所以我国农产品拍卖还存在很多问题: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程度低,虽然我国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,但在标准化程度上并没有及时跟上。尤其是产品的分级、包装等需要形成明确、可操作的规范之处,缺乏相应的标准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拍卖交易的效率。
农产品拍卖资源不稳定,农产品拍卖资源的不稳定是困扰农产品拍卖的主要问题。菜农习惯将蔬菜卖给农贸市场或大的批发商,海产品等通常打捞后就被水产市场等直接收购,因此,单凭拍卖企业的力量很难实现供货渠道集中并获得有效拍卖资源,亟需相关部门在产业标准制订、资金和技术支持、鼓励引导措施等政策层面予以强力支持。
农产品拍卖处于政策性瓶颈阶段,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秉承 “重生产、轻流通” 的思想,国家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投入远远超过农产品流通方面,惠农政策也主要向生产领域倾斜,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。近几年来,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。由于大众缺少对农产品拍卖的认识,以及国家支持力度不大,很多优惠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 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有关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、 鼓励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发展的文件,作为拍卖行业主管部门的商务部也提出对农产品、大宗商品实施拍卖,鼓励各拍卖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,寻找我国农产品拍卖的突破口。
农民生产与运销组织化程度不高,我国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规模小、生产分散,且农户的文化素质不高,难以形成农产品拍卖所需的成熟的市场主体。因此,需要农民合作组织来组织和引导农户,提高其谈判和交易能力,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,同时,将农户组织起来可增加农产品拍卖的供货渠道。